敕勒歌古诗带拼音(含翻译赏析与字词句解释)

chì lè chuān ,yīn shān xià 。

敕勒川,阴山下。

tiān sì qióng lú ,lóng gài sì  。

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
tiān cāng cāng ,yě máng máng ,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。

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
敕勒歌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,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,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。前两句,写敕勒川的位置。把天比作穹庐,非常贴切,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;后两句,用“天苍苍”和“野茫茫”形容草原上的所见,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。而“风吹草低”一句,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,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,生动异常。语言简练质朴,音调雄壮,风格明朗豪放,雄浑天成,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。

敕勒歌全文翻译:

阴山脚下啊,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。敕勒川的天空啊,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,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。

蓝天下的草原啊,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,那风吹到草低处,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。

敕勒歌字词注释:

(1)《敕勒歌》:敕勒(chì lè):种族名,北齐时居住在朔州(今山西省北部)一带。

(2)敕勒川:川:平川、平原。敕勒族居住的地方,在现在的山西、内蒙一带。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。

(3)阴山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。

(4)穹庐(qióng lú):用毡布搭成的帐篷,即蒙古包。

(5)笼盖四野(yǎ):笼盖,另有版本作“笼罩”(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卷一和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后集卷三十一);四野,草原的四面八方。

(6)天苍苍:苍苍:青色。苍,青,天苍苍,天蓝蓝的。

(7)茫茫:辽阔无边的样子。

(8)见(xiàn):同“现”,显露。

  敕勒歌赏析(鉴赏):

北朝民歌,这是教学大纲上的说法。《敕勒歌》基本上被定为没有作者。因为人们的口头相传,早已忘了作者是谁。据史书记载,《敕勒歌》为北魏时期敕勒人斛律金所作。《乐府广题》一书中记载:“其歌本鲜卑语,易为其言”,因而又有人认为是经斛律金翻译成汉语的。我们认为,这样一首千古传唱的优美诗篇,总是经过数代人加工提炼而成的,其中斛律金就是作者之一。还有另一种说法:是鲜卑族民歌,应该是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人的集体创作,口口相传,反复修改,找不到第一作者了。而且翻译成汉族语言后时又经过汉族民间歌手再创作,最后写成汉族文字印成书书时又经过汉族文学家润色,这才成为千古绝唱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可以说是鲜卑族原创又经汉族再创作的。

《敕勒歌》的诞生时代,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。此时,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。 敕勒,在汉代时称为丁零,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、敕勒,到隋朝时称作铁勒。因所用车轮高大,亦称高车。 《隋书》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(今图拉河)以北、西至里海(今里海)的广大地区,分属东、西突厥。其漠北十五部,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。唐贞观末,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、州,隶燕然都护府。”

在秦汉时期,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(今贝加尔湖一带),它的南边是匈奴,西南是乌孙。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,先后征服了很多部族,当时丁零也和其它周边的部落 一样,遭受匈奴的奴役。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掳去作了匈奴的奴隶。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至公元后一世纪间,丁零不断和匈奴进行武装斗争。据《汉书.匈奴传》中记载,公元前71年,匈奴单于领兵攻打游牧与伊犁河上游流域的乌孙族,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,平时被匈奴奴役的乌桓、乌孙和丁零乘机对匈奴进行袭击,结果杀死了数万匈奴骑兵。从此匈奴国势大衰,被匈奴奴役的各族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afuwuba@qq.com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wxw.com/n/5732.html

(0)
5wxw5wxw
上一篇 2022年9月2日
下一篇 2022年9月2日

相关推荐